連最近大熱的祥叔的新劇也沒能救回TVB臺慶劇的收視。

最近黎耀祥的一張劇照很紅,劇中一段回憶戲份里,他赤裸上身參加職業拳賽,也不過就是一場幾十秒的回憶鏡頭,黎耀祥卻并沒有按照行業慣例戴上假肌肉變型男,而是為了這點鏡頭,進行了2個月的地獄式健身,最后瘦了18斤,最后親自上陣完成了這段過場戲的拍攝。

這部劇,就是今年TVB最后一部臺慶劇《拳王》。但就是這部黎耀祥用盡心力的劇集,首周收視16.5,位居今年TVB劇第二低的尷尬位置。

但其他臺慶劇表現也不算上佳,狄龍之子譚俊彥主演的《換命真相》和翻拍張智霖佘詩曼經典劇的《十月初五的月光》,收視全部都在20點左右,即使是堪稱今年TVB劇口碑之光的《星空下的仁醫》,最高的大結局收視也不過22.8。

而集合了視帝王浩信和視后惠英紅的《刑偵日記》更是創下了無線930檔期的收視新低。

這屆觀眾已經很難想象,那個TVB劇動輒輕松收視破30點的時代。

以武俠劇、行業劇為代表的港劇曾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長,創造過的爆款不計其數。但在進入新世紀、特別是2010年之后,TVB劇明顯大不如前,要么炒冷飯,要么陷入套路化難以自拔,表現在收視上,就是收視一再下滑,哪怕是收視年度冠軍,也再難和往日相比。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而TVB劇的收視起落,某種意義上也成為了港劇這些年起落沉浮最生動的側影。

是時候,跟你們一起回憶一下昔日TVB劇的輝煌,以及這些年的落寞。好劇太多,讓我們從收視冠軍說起。

tvb自1991年有系統收視率統計,所以準確的收視率排行榜出現在1992年。我們的回憶就從這年開始。

不知這些TVB王牌劇中,你看過幾部?其中又帶著多少,屬于你的回憶?

1992年 《巨人》 36點

主演:萬梓良、林俊賢、陳玉蓮、陳法蓉

這屆觀眾已經不記得港片港劇曾經有位大佬萬梓良了,但當年他在無線是妥妥的收視男神。

《巨人》監制是劉家豪和編劇張華標都是無線老一輩的王牌編導,劇集拍的是無線熟悉的豪門恩怨,劇情回頭看挺狗血,好人智商都不在線,反而林俊杰飾演的凌峰這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壞人更出彩,把所有人耍得團團轉。

但那個黃金時代的無線家族劇自帶魅力,一眾主演走出來已經氣勢萬鈞。最后是資本與商戰的掰手腕,雙雙敗給人性。

除了霸氣十足的萬梓良,本劇還有女裝造型絕了的張衛健,

以及一頭利落短發達到顏巔的陳法蓉,當年發廊里都是陳法蓉本劇的劇照,很多90年后是看到陳法蓉才知道短發美人原來可以這么颯爽。

《巨人》的原聲帶音樂也相當有來頭,主題曲演唱者劉德華還不算最大牌,還有張國榮、林子祥、梅艷芳這樣的天王天后。

當年另一部重頭劇的主角原本也打算讓萬梓良出演,但最終選擇了鄭少秋。

這部作品,就是當年的收視亞軍,平均33點的《大時代》。

這部劇絕對是TVB高光,豆瓣7萬人評分高達9.3。

劇集表面說的是兩個家庭兩代人的恩怨,其實講出的正是劇名——大時代。

剛剛寫出了“全球最多華人收看的電視劇集獎”《義不容情》的韋家輝,當年一邊講家族故事,一邊玩人性實驗,以上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的中國香港金融市場為背景,用股市暗喻人生,拍出了名利與人性糾纏的史詩。

該劇陣容堪稱實力與顏值兼備,鄭少秋、劉青云、劉松仁、藍潔瑛、郭藹明、周慧敏、李麗珍、邵仲衡、陶大宇、吳啟明、郭政鴻飾演的每個人物都生動無比,

無論好人還是壞人,進入股市后,在命運無常前,都變得瘋狂。

鄭少秋飾演第一男主角丁蟹,從此成為港股的傳奇人物。劇中丁蟹父子將方家李麗珍等一票如花似玉的大美人統統丟下樓的段落,至今是80后的童年陰影。

00后常說的“天臺見”,也是出自《大時代》。

現在大家都說TVB劇就是老一套,其實在無線劇的黃金時代,借一部劇,你可以探索一個時代。

瘋狂還是毀滅?法律還是人情?自己,家人,還是眾生?一道道巨大而艱難的選擇題讓這部劇至今依然穩穩站在港劇和華語劇金字塔頂。

而后來劇中主演的命運發展,也讓人時常感嘆大時代中的造化無常。

1993年—1994年 《包青天》 33點

主演:金超群、何家勁、范鴻軒

當年《包青天》真是紅破天,如今這些頂流演出的劇集一晚熱度登頂就敢叫爆款,但當年這部臺劇旋風整整刮了兩年,無線買入后拿了兩年無線收視冠軍。

但這兩年還有很多厲害的港劇值得注意。

比如鄧特希找來歐陽震華、陳秀雯、陶大宇、蘇永康、陳慧姍、宣萱等一票當年的三四線藝人拍攝的律政奇情劇《壹號皇庭》,在垃圾檔依然拿到 30點收視,至今依然是職場劇如何用少量主演,拍出大片氣勢、人性深邃的典范。

由此也掀開了無線職場劇黃金時代的序幕。

還有收視32點的《射雕英雄傳》。

這部李添勝監制,張智霖、朱茵、羅嘉良主演的劇集是無線接下來金庸劇霸屏時代的開場,雖然相比接下來的幾部經典,該劇口碑相對沒那么高,但這其實是被低估的佳作。

這個版本被低估很大程度因為翁美玲黃日華版過于經典,但回頭看張智霖憑演技演出了郭靖的憨厚和專情,顏巔期的朱茵演出的黃蓉的靈氣逼人,兩人比上是不足,但已經足夠吊打后來幾乎所有版本。

同樣經典的還有黎耀祥飾演的周伯通,

如今撐起港片的影帝林家棟飾演的尹志平。

這一部收視尚可,也令“金庸御用監制”的李添勝獲得了無線的信任,如今觀眾心目中所謂的最經典的港劇版金庸劇,其實倒不如說是李添勝監制的金庸劇。

接下來李添勝推出的,就是95年古天樂版《神雕俠侶》,96年呂頌賢版《笑傲江湖》,97年黃日華版《天龍八部》和98年陳小春版《鹿鼎記》了。

1995年 《刑事偵緝檔案》 32點

主演:陶大宇、郭可盈、梁榮忠、蘇玉華

很多內地觀眾是看到了系列第三部,再回過頭找了前兩部來看的。

但其實該劇第一部就已經一炮打響,如果說李添勝是當年無線的王牌武俠劇監制,那么潘嘉德就是刑偵劇的第一高手,除了這個系列,另一個80后耳熟能詳的刑偵劇系列同樣出自他手,《鑒證實錄》。

當年的TVB劇全面開花,在時裝劇、古裝劇、武俠劇、職業劇、刑偵劇方面都有王牌監制的王牌系列,放到現在也能吊打多數國產劇。

《刑偵》系列的故事雖然借鑒了金田一,但結合本港現實后,每個案件都嚴謹縝密,絲絲入扣的懸疑案件引人入勝。

劇中警察偵查斷案反派設局脫身都智商在線,就連郭可盈飾演的作為女主的記者,分析案件的水平也很高,不是國產都市劇常見的花瓶。

這樣的“神韻”,如今的國產劇已經找不回了。

這一年值得一提的還有80后心中的經典《神雕俠侶》,

該劇平均收視29點,并不算成功,好在李添勝巧用假山假水,假人扮大雕控制了成本,才會有接下來的三部經典。

1996年 《西游記》 36點

主演:張衛健、江華、黎耀祥、麥長青

所謂沙雕無厘頭神劇,無線早就玩過了,而且還是改編的經典名著——《西游記》。

這部劇當年徹底打開了一代80后的視野,原來西天取經還可以這么玩,本地觀眾也很是受用,當年它的收視成績是壓倒性的。

而且幾個主要角色都成為經典。

張衛健飾演的美猴王帥氣爆表,個子不高卻很有氣勢,角色有血有肉。

后來江華上康熙說其實很討厭唐僧這個角色,但多虧是他演,這版唐僧才沒那么軟弱,反而多了幾分堅毅。

后來在《義海豪情》中聯手上演經典表情包的黎耀祥和麥長青,在這部劇還是同甘共苦的豬八戒和沙悟凈。

八戒是黎耀祥在周伯通之后又塑造另一個經典喜劇角色,除了最經典的畫外音“話分兩頭,八戒這邊可就慘了”,他在劇中的口頭禪“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綿綿無絕期”也成為80后永恒的回憶。

當年還有一部家族劇也取得了巨大成功——鄭少秋、羅嘉良、張智霖、陳松伶主演的《天地男兒》。

1989年《義不容情》獲得成功,讓家族恩仇劇在九十年代迎來鼎盛期。

TVB的編劇擅于將家族恩怨、豪門情仇、商場風云融為一體,讓劇情狗血中帶著跌宕起伏,觀眾被反派氣到吐血又感覺酣暢淋漓。

TVB以平均兩年一部的速度創造了1990年的《我本善良》,1992年的《大時代》,1994年《笑看風云》,而這種每有家族劇,必須明星云集,神顏薈萃的現象,在戚其義監制的“天地三部曲”這里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撈家當年在劇中飾演的還是壞得驚天地泣鬼神的大反派,到了第二部就變身好人了。

也是這一年,呂頌賢版《笑傲江湖》橫空出世,但當年無線劇好劇頻出,哪怕是這部經典,收視也只排當年第八。

1997年 《大鬧廣昌隆》 36點

主演:周海媚、林家棟、郭少蕓、陳啟泰

這個中國香港回歸的年份,無線創作人也集體迎來了創作的巔峰,近十部日后被港劇迷津津樂道的經典全部出現在這一年,搞到無線都覺得我們今年太厲害了,必須評個獎把公司年會再做大一點,這就是第一屆萬千星輝頒獎典禮。

當年的收視冠軍《大鬧廣昌隆》可謂叫好叫座,周海媚和林家棟的CP放現在看就是年度王道CP。

被內地劇迷封神的《天龍八部》只拿到全年收視第六名,但在1999年引入內地后,收視所向披靡,出現了近20個地方衛視搶播的盛況。

周華健演唱的?《難念的經?》,至今?仍然?是?最難唱的經典武俠劇?主題曲。

當年最受歡迎的古裝喜劇是關詠荷主演的《苗翠花》,她也憑該劇成為第一屆無線視后。

也是這一年,一個剛從瑞士讀書回來,粵語都講不明白的女孩參加了當年的港姐選舉,因為冠亞軍發生轟動全港的“爭男友”風波,作為季軍的她陰差陽錯的成為TVB的力捧對象,女孩叫佘詩曼,多年后,她被稱為無線最后的大花旦。

1998年 《天地豪情》 35點

主演:羅嘉良、黃日華、陳錦鴻、張家輝、郭藹明、蔡少芬、周海媚、宣萱

《天地豪情》既是當年的收視冠軍,也是當年頒獎禮的大贏家。

這部劇是監制戚其義「天地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也是典型的長篇家族劇,匯集了一批當年最紅的花旦小生,劇情相當豐富,而且當年無線的花旦小生可不是吃素的。

羅嘉良憑大頭文的角色擊敗了多位演技派, 連莊了視帝。

「渣渣輝」則是憑借這部劇的反派角色,終于受到了大眾觀眾認可。

當年無線豪門劇中的大反派往往是最有戲可演的角色,相比國產都市劇中的反派,這些經典翻拍的性格中還多了一種顏色,灰色。

至于蔡少芬一出手就憑借到最后不知道是死是活,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甘量宏吃了的角色空姐孫樺拿下視后。

但前腳剛獲得視后,后腳她就在化妝室崩潰大哭,因為老媽欠下的賭債債主有上門了,但無線的片酬根本不夠還債。

而從蔡少芬開始,宣萱、陳慧珊等“四大花旦”成員,都將陸續獲得視后,這屆花旦不論顏值、演技、人氣,都是后來的無線小花望塵莫及的。

這一年,依然是無線劇經典輩出的一年。

拿下 35點的《陀槍師姐》不僅通俗好看,還展現了女性的獨立成長,關詠荷飾演的娥姐遭遇丈夫背叛,從混工資的警局大嬸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madam。最厲害的是,她的改變靠的都是自己努力,并不是依靠霸總從天而降拯救的傻白甜。

當年的無線劇也曾能讓人打開新的視野,看到一個平凡女子,如何成為真正的大女主。

這一年的經典確實多到有點過分了,還有34點的《妙手仁心》。

這部由鄧特希監制,吳啟華、林保怡、蔡少芬、陳慧珊等領銜主演的醫療劇的經典之作,至今同類題材還沒有能超越的。但從評分也能看出網友對港劇態度的變化,這部公認經典的豆瓣評分也不過8.8分,而《星空下的仁醫》評分一度達到9.2。不是港劇越來越強了,而是觀眾要求變低了。

這一年值得一提的還有33點的《聊齋Ⅱ 》,這部集結了呂頌賢、陳浩民、譚耀文、梁小冰的劇集當年看來平平無奇,回頭看卻是無線神話劇的巔峰。

果然最神奇的不是神話,而是現實的造化。

1999年 《狀王宋世杰Ⅱ》 32點

監制:張達明、郭藹明、黃子華

如果插科打諢是一門藝術,本劇集結的絕對是一群藝術家。

故事講述的是宋世杰如何破解“鐵頭將軍”、“殺降”及“天國逆子”等奇案,張達明和黃子華斗嘴,至今仍是港劇斗嘴巔峰。

還有就是,當年的郭藹明真是太美了。

說到顏巔就不得不提當年集合了宣萱之外無線四大花旦顏巔的作品——TVB集中人力物力,耗資1.5億港元拍的《創世紀》。

這部由羅嘉良、陳錦鴻、郭晉安、古天樂、郭可盈、陳慧珊、吳奇隆、邵美琪、汪明荃主演的劇集,堪稱港劇里史無前例的鴻篇巨制,群星閃耀,蕩氣回腸,是戚其義“天地三部曲”最后一部。

然而就是這么一部在內地劇迷心中封神的港劇史詩級作品,連年度收視前十都沒有進。

令古天樂當年大放異彩拿下視帝的也不是劇中的精彩反派,而是和萱萱在劇中愛得難舍難離的《刑事偵緝檔案4》。

也是這一戰,徹底改寫了無線內部格局,此前的無線,主要分為梁派和曾派,梁派原本占據上風,但集合了梁派主力的《創世紀》在當年輸到收視撲街,令梁派大傷元氣,從此曾派逐漸占領c位。

梁派的藝人古天樂、羅嘉良和陳慧珊先后離巢,宣萱也改為部頭約。

同是這一年,被內地劇迷封神的陳小春版《鹿鼎記》開播,同樣收視糟糕,當年在港的收視十強未入,創下李添勝金庸劇收視新低,這也是添叔倒數第二部金庸武俠劇了。

1999年就仿佛一個分水嶺,從這一年開始,曾盛極一時的家族劇由勝而衰,武俠劇從此再無經典,屢創經典的刑偵劇也進入平穩期。

TVB劇的黃金時代,已經開始開始過去了。

2000年 《十月初五的月光》 36點

主演:薛家燕、張智霖、佘詩曼

但爛船還有三分釘,何況無線這樣的老牌電視劇王國。

2000年一部佘詩曼、張智霖、薛家燕主演的《十月初五的月光》一舉遮蓋了港劇頹靡的的跡象,該劇又叫《澳門街》,作為在澳門回歸次年播出的劇集,主打的是年代溫情,可謂無線情感劇中的經典。

如果溫柔有代言人,那一定是張智霖飾演的文初。

善良、勤奮、有擔當,因為不能講話,一直將對女主角的愛意埋藏在心底。佘詩曼飾演的祝君好,可愛、靈氣十足,一舉為阿佘逆轉了之前的口碑?!俺醺绺纭焙汀白>谩背蔀闊o線王道CP。

該劇的親情戲,也同樣觸動人心。繁華不再的“十月初五街”,又剛好給當時剛經歷了金融風暴的觀眾,提供了一個情緒出口。

結果收視一路打破記錄,證明眼淚是被低估的美德。

不是高舉高打的大制作才出爆款,情感才是電視劇最有效的力量。

這部劇也成為無線制作的一面鏡子,近期翻拍版《月光》作為臺慶劇推出,

不止主角,就連飾演司徒禮信的新版演員羅天宇和原版的馬浚偉、演金勝的新版演員郭子豪和原版的唐文龍,都形成對比。

新版輸得過于慘烈——

當年的月光,果然照拂不了今日的TVB。

當年靠童年陰影和狗血大爆的《陀槍師姐II》以36點屈居亞軍,但這個系列已經走下坡路了。

真正的驚喜是黃子華、鄭裕玲主演的《男親女愛》,這部不在晚間黃金檔播出、長達100集的情景喜劇,卻創下50點最高收視記錄,最終以35點名列第三。

黃子華飾演的男主角余樂天的“社畜”表情包跨越了時代,事實證明一個天才撐起一部爆款綽綽有余。

這一年還有一部34點的爆款《金裝四大才子》

,這部張家輝、林家棟、歐陽震華、魏俊杰、關詠荷等人主演的劇集在當年其實被一眾爆款遮蓋了光芒,卻在內地讓觀眾記住了一句林家棟的一句“孔曰成人 孟曰取義”。

當年四大才子的演員表現都堪稱精彩,誰能想到之后演員的命運大相徑庭,兩人成為港片影帝,一人最終離巢,還有一位成為眾所周知的渣男。

這一年還有一部收視平平的武俠劇《碧血劍》,卻貢獻出無線武俠劇另一個經典角色——江華版金蛇郎君。

這也是李添勝監制的最后一部金庸武俠劇。無線金庸武俠劇的黃金年代,到此為止。

2001年 《小寶與康熙》 36點

導演:王晶 主演:張衛健、譚耀文、鄭伊健、林心如、朱茵、舒淇

這部王晶制作的劇集并非無線的自制劇,所以才有如此華麗的陣容,鄭伊健客串的陳浩南風度翩翩,開場就拉高收視,隨后一眾美女創造了歷屆鹿鼎記的顏值巔峰。

但這一年最耀眼的港劇絕對是古天樂在TVB最后一部力作—— 《尋秦記》。

作為第一部80%外景在內地取景的大制作,劇集一改TVB小氣簡陋的攝影捧搭景的弱項,人美景美音樂美,加上巧妙改編了黃易筆下匪夷所思的情節,成為無線改編劇中的經典。

但該劇真正讓人難忘的還是一票主演,古天樂演項少龍不作第二人選,這也是古天樂少見精彩的喜劇演出。林峰作為一個新人,演嬴政絲毫看不出生澀,角色轉變尤為精彩,完全吊打如今的流量小生。

宣萱把烏廷芳演繹得恰到好處,滕麗明的善柔至今是劇迷的意難平。

不過最精彩的還是江華演的連晉,也成為華語奇幻劇中難再見的經典反派。

該劇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好,當年就稱得上經典,后來內地翻拍版推出對比看就更經典了。

劇集另一個作用是令玄幻類小說成為內地讀者的又一最愛,黃易的作品成為一代玄幻小說共同的故事提綱。

這一年還有一部值得一提的作品是陳浩民版《封神榜》,當年僅以31點分列第九,但每當封神榜改編劇推出,該劇和溫碧霞版妲己就又被拿出來吊打一遍后來者。

有些經典,如《尋秦記》,一出場就光芒萬丈,有些如《封神榜》,卻是在歲月中慢慢發出光來。

2002年 《齊天大圣孫悟空》 34點

主演:張衛健 謝霆鋒 林志穎 蔡卓妍 鐘欣桐

張衛健出走無線,無線反倒要憑他主演的外購劇《齊天大圣孫悟空》獲取tvb年度收視冠軍,這也是張衛健繼1996年《西游記》和2001年的《小寶與康熙》之后第三次以主演的身份斬獲收視冠軍。

而無線自制劇多半是秦沛、陳慧珊、陳豪、郭羨妮等領銜主演的《絕世好爸》,李克勤、郭可盈、謝天華、吳綺莉等人主演的《法網伊人》這類小成本都市劇了。

值得一提的是張國立王剛主演的《鐵齒銅牙紀曉嵐》以30點獲得年度收視第八,繼2000年《康熙微服私訪記》之后張國立主演劇集第二次進入tvb收視前十。

2003年 《戇夫成龍》 37點

主演:郭晉安 宣萱

這也是tvb自1991年有系統收視率統計以來到,目前為止平均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當年郭晉安的“阿旺”可謂紅遍港島,廣告接到手軟,但這個智力受損,仍憑借真摯的情感感動愛妻的人物也遮蓋了郭晉安的多元演技,他大概用了十年,才讓觀眾看到,自己的反派演技同樣在TVB演技金字塔頂。

這一年歐陽震華和佘詩曼主演的《洗冤錄Ⅱ》以35點獲得第二。這也是這位收視福將在無線最后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爆劇,之后無線就漸漸不再重用這位演技派了。

這一年在內地也掀起浪潮的港劇當然是——34點的《沖上云霄》,吳鎮宇、馬德鐘、陳慧珊領銜的這部劇又開辟了無線職業劇里新的航空業,著名的無線新四小生正是出自這部劇集。

當年的葉璇青春靚麗,誰能想到未來天氣不似預期。

2004年 《棟篤神探》 33點

主演:黃子華、蔡少芬

《棟篤神探》沒什么可說的,又是黃子華的天才之作,換個行業說脫口秀而已,只是這一次搭檔從年齡漸長的鄭裕玲換成了蔡少芬。

但這一年真正在無線歷史上留下一筆的,是當年的收視亞軍,平均32點的《金枝欲孽》。

這部集合了黎姿、佘詩曼、鄧萃雯、張可頤四大花旦,和林保怡、陳豪等主演的劇集其實收視并不算特別高,但成功令宮斗戲復蘇,也讓林保怡和黎姿捧得視帝視后獎杯。

《金枝欲孽》作為新千年之后TVB位數不多的經典之一,其戲劇張力、人物塑造,其后17年的無線劇只有《巾幗梟雄》能夠相比。

劇集的核心也不是宮斗,而是人性的掙扎,這部劇以后,無線劇的深度和厚度便開始斷崖式下跌了。

2005年 《大長今》 36點

主演:李英愛

這是《大長今》席卷全球的一年,中國香港也不例外。

郭晉安和宣萱都在自我重復的《阿旺新傳》收視拿下了34點,《金枝欲孽》的成功只是曇花一現,無線劇很快又回歸小成本擔綱的時代了。

2006年 《女人唔易做》 36點

主演:吳美珩、鄧萃雯、林峯

這一年最令人驚訝的不是一部小成本都市劇拿下超高收視,而是黃曉明和劉亦菲主演的《神雕俠侶》勇奪收視第三,平均收視更大幅超出1995年由古天樂和李若彤主演的《神雕俠侶》,可謂完爆。

這一年一場對港劇影響深遠的收視慘敗,是《金枝欲孽》原班人馬深入內地拍攝的大制作《火舞黃沙》,雖然豆瓣評分8.4,收視卻遭遇慘敗。

以師奶觀眾為核心的中國香港電視劇市場,終究容納不了更多元、更有野心的選題。

2007年 《師奶兵團》 33點

主演:吳美珩、鄧萃雯、林峯

這一年另一部大熱的劇集是32點的《溏心風暴》。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年TVB花了重金制作、由梁派核心梁家樹親自擔任監制的《歲月風云》遭遇了收視慘敗,這也標志著無線兩大山頭中的梁派徹底風云散盡。

梁家樹團隊主導的《尋秦記》、《創世紀》這類有野心的大制作劇集,從此淡出無線,能省就省的小成本劇集,將主導無線劇將近十年。

2008年 《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 35點

主演:陳豪、林峯

該劇大結局觀看總人數314.7萬,差點破了《大長今》的329萬紀錄。

劇集可謂將港劇的狗血風格發揮到極致,全靠演員的出色演技才不那么違和。

飾演反派角色殷紅的米雪,在拿到視后獎杯時,還調侃自己是“全香港最討厭的狐貍精”。

相比這樣基本靠一票好演員在客廳吵架賺高收視的劇集,《金枝欲孽》團隊在無線的最后一搏,投入重金打造的《珠光寶氣》,則稱得上投入很大賠得很慘,那之后無線對大制作港劇不再開綠燈。

而黎姿在《珠光寶氣》后宣布息影,當年的大花旦們也漸漸凋零了。

2009年 《宮心計》 35點

主演:佘詩曼、楊怡、陳豪、鄭嘉穎

《溏心風暴》顯然影響到了后續的無線劇制作,這一部古裝造型的溏心風暴的監制,正是《溏心風暴》監制劉家豪的太太梅小青。

比起《金枝欲孽》的角色深度,本劇所有角色的好壞都寫在臉上,幾乎每集都有一個高能的吵架高潮,楊怡更是憑借全劇金句最多的姚金玲一角一躍成為TVB當家花旦。

《宮心計》不止是當年的收視冠軍,還創下了自91年以來最高的大結局收視。

但這一年真正留在內地港劇迷心中的杰作,卻是以33點獲得第二的劇集——《巾幗梟雄》。

當時已經45歲的黎耀祥被李添勝慧眼識珠選中挑大梁,和鄧翠雯合演該劇,一舉創造了港劇最后的經典。

這一年另一部收視一般的劇集,也成為港劇時常重溫的經典,就是男四號謝天華飾演的Laughing哥首次登場的《學警狙擊》,劇中Laughing哥就算從背后被人用槍指著也演出了掌控全局的氣勢。

劇集平均收視30點,位于年度第六。Laughing哥紅透港島,TVB每天接到許多個電話要求讓Laughing哥復活,最后沒辦法,只能又拍了個結局讓Laughing哥滿血復活了,隨后邵氏還打造了Laughing哥的系列電影。

2010年 《公主嫁到》 34點

主演:佘詩曼、陳豪、鐘嘉欣、陳法拉、黃浩然

雖然收視最高的又是梅小青的古裝宮廷劇,但成為經典的又是李添勝打造的《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該劇以33點名列第二。

是的,《巾幗梟雄》從未拿過無線收視年冠。

除了原班人馬表現出色,麥長青、敖嘉年等一眾配角也個個表現精彩。

到底是第一部更經典還是第二部更經典至今是港劇迷爭執不休的話題,唯一可以肯定是,最經典的主題曲一定是那首黎耀祥在第二部大結局唱起的《紅蝴蝶》。

這部許多港劇迷心中倒數第二部港劇經典之后,無線就進入了加速滑坡的十年。

2011年 《法證先鋒Ⅲ》 33點

主演:佘詩曼、陳豪、鐘嘉欣、陳法拉、黃浩然

歐陽胖胖告別了這個經典系列,黎耀祥頂上。

憑借精良的制作和精心的故事編排,劇集依然拿下了高收視和7.7分的不俗口碑,這大概給了監制梅小青和無線某種錯覺,不管換誰上,這個系列都一樣得,結果到了第四部劇集再度大換血,就不行了。

本劇另一個特點是相比劇中拋夫棄女,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展現的胡定欣的精彩演技,徐子珊則遭遇了港劇迷無差別吐槽。

但這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幾年的無線收視冠軍劇中,新“四小花旦”就要挨個被吐槽了。

2012年 《護花危情》 31點

主演:黃宗澤 鐘嘉欣

接下來一年被吐槽的,就是鐘嘉欣。

這部令黃宗澤個人魅力展現到極致的小成本警匪劇,最出圈的應該是那個經典的結尾。

黃宗澤飾演的男主經歷了整整一部劇集暗殺、決斗在內的各種危險后,在最后一集莫名其妙就被車撞到空中,自轉了三四圈落地,僅僅是昏迷連血都沒流一滴,接著自己醒過來,帥氣拿起頭盔就飛車直奔女主面前,這一路都沒事,遇到女主就撐不住吐血翻車了??!

最后留下了一句“我會在天鴿座一直守護你”的經典臺詞。

結果這部年度收視冠軍引發劇迷的一致反應就是:TVB你玩野??!

2013年 《沖上云霄II》 31點

主演:吳鎮宇、張智霖、胡杏兒、陳法拉、吳卓羲、馬國明

系列第一部監制是拍出過刑事偵緝檔案等佳作的潘嘉德,第二部是新生代監制陳冠維。

事實證明監制的作用遠比觀眾想象地更重要。

相比第一部專業而務實的風格,對港劇「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人」的感情觀的呈現,以及港劇少見的感性的童話元素,第二部能爆完全是靠張智霖一個人的墨鏡在撐。

全劇的故事七零八落,一直在制服秀、航空術語、英文歌和歐洲風景之間盤旋,前半部故事飄在云端,最后又回歸狗血,生動演示了如何毀經典。

對了,這一部演技被洶涌吐槽的“四小花旦”是陳法拉。

2014年 《使徒行者》 30.5

主演:林峰 佘詩曼 苗僑偉

這部苗僑偉、佘詩曼、林峯主演的劇集就是無線劇最后的經典。

該劇不僅成為TVB年度收視冠軍,更以單日內地網絡點擊量破1億,總播放量超24億為無線劇進入內地網播市場打開了大門。

TVB臺慶中,該劇包攬了最佳劇集、最佳女主角、最喜愛男女電視角色、最受歡迎劇集歌劇等,就連許紹雄這位第一屆 “無線藝員訓練班”出身的綠葉王都憑歡喜哥拿到了最佳男配,林峯卻還是沒拿到視帝。

2015年 《鬼同你OT》 29.2點

主演:陳豪 胡定欣

劇名夠地道口味,既有奇幻元素,又有喜劇元素,但期待看到港式幽默的劇迷在第一集就幻滅了,全劇搞笑夾生,辦公室生態變成了幾個“是非精”的天下,奇幻元素被違和感爆表的特效毀了,品質還不如1999年羅嘉良拍攝的《先生貴姓》。

16年過去,似乎一直沒進步的只有男足和無線劇。

2016年 《城寨英雄》 30.7點

主演:陳展鵬、胡定欣、袁偉豪、伍允龍、元秋、王君馨

熱血番永遠不涼。

這部由文偉鴻監制,主要講述九龍城寨的原居民如何團結一致抵抗外敵的民初功夫劇,原定的男主是羅仲謙和沈震軒,結果兩人相繼辭演,成全了陳展鵬和袁偉豪。

劇中演員在開拍前均接受嚴格的功夫訓練,陳展鵬和胡定欣拍攝時打得大拇指全腫,腳指甲也瘀了,陳展鵬背脊受傷,要靠意志力開工。

結果劇集硬是打出一片天。

這一年值得一提的還有2016年4月1日零時,香港亞視打出“有緣再見”,節目自此停播,亞視徹底推出舞臺,但一枝獨秀的無線,沒有敗給對手,卻敗給了自己。

2017年 《同盟》 28點

主演:陳展鵬、胡定欣、鮑起靜、姚子羚、陳山聰

《城寨英雄》原班人馬打造的動作劇,動作硬橋硬馬,但也不過如此了。

這一年《溏心系列3》在內地網絡平臺上的觀看量達到了15.8億次,看似表現不俗實則劇集品質已經日薄西山,無線開始日益吃老本,但老本已經沒多少了。

2018年 《延禧攻略》 31.8點

主演:吳謹言 佘詩曼 秦嵐 聶遠

難以想象這一年創造了內地劇在TVB的收視最高紀錄的,是這部于正劇。

劇集最高總收視高達39.2,共有257萬觀眾收看,對于當年收視低迷的TVB來說,無疑于打了一劑強心針,但強心針這種東西,只能救急,不能救命。外購劇救得了無線收視一次,救不了第二次了。

2019年 《鐵探》 31.8點

主演:惠英紅、袁偉豪、姜皓文、蔡思貝、黃智賢

這一年無線倒是一口氣拿出兩部硬氣爆款。

一部是惠英紅挑大梁的這部警匪劇,惠英紅為港劇貢獻了一個少見的以自我為中心,奮力上位的霸氣女主形象。

而郭晉安、馬國明、唐詩詠領銜主演的《白色強人》以28.6點屈居第二。你以為拍的是醫療,其實拍的是人心,郭晉安又為港劇創造了一位正邪難辨的強人角色。

那一年媒體經常提到的一個詞是港劇復興,復興氣象的確有,可惜是曇花一現。

2020年 《法證先鋒4》 36.3點

主演:黃浩然 陳煒

為何無線難以復興,看看這一年的冠軍就明白了。

全劇空有《法證先鋒》系列的情懷,案件的設定以及破案的過程都讓觀眾覺得支離破碎,男女主沒有Cp感,全體“被迫營業”,最終憑借檔期優勢拿下第一。

當然這一年也有讓人驚喜的《降魔的》和《jin霄大廈》,《殺手》則依靠黎耀祥、陳豪兩大視帝的助力,給觀眾留下印象,但都不算爆款。

而林峰獨自歸來的《使徒行者3》則未進入前十榜單,又一部港劇經典系列耗盡了最后的人氣。

2021年 《逆天奇案》 大結局 30.2 點

主演:陳展鵬 林夏薇

從去年年初全劇36.3點平均收視創下了近十年最高收視的《法證先鋒4》,到《使徒行者3》平均收視不足25點,TVB收視成績明顯呈現直線下滑趨勢,就連歐陽震華、馬德鐘、萬綺雯主演劇集《伙計辦大事》全劇也僅23.9點收視,《陀槍師姐2021》也不盡人意,《刑偵日記》更是收視撲街。

歐陽震華收視福將稱號被終結,視帝黎耀祥和王浩信也遭遇收視滑鐵盧。

全年唯一稱得上救市的劇集還是《逆天奇案》,全劇無論是殺虎案的慢慢推進,還是多個所謂奇案,并沒有給人一種抽絲剝繭、升級打怪的快感,最后還是回到男主二選一的愛情戲碼中,豆瓣評分也從開場8.3跌到6.5。

但如此老套的橋段,還能讓今日港劇觀眾受用,只能說事實證明:當下無線小生中最能扛劇,還是陳展鵬。

但今日的無線,還能逆天反轉嗎?

寫在最后:時代拋棄港劇時,連聲招呼也不打

歷數30年港劇收視,一個最大感受就是:無論怎么回避,都無法改變一個港劇黃金時代與我們不告而別的事實。

如果說新千年之前的港劇還處于最后的輝煌,讓小時候的我們通過這些港風傳奇了解世界、打開視野,也體驗世間萬千悲喜。

新世紀前十年的港劇還有著最后的落日余暉。

那么最近十年的港劇,看似似乎涵蓋了多種題材——古裝,愛情,家庭,懸劇,女性,科幻…但《使徒行者》《鐵探》講述的是警匪臥底,《逆天奇案》講述的是兩女爭一男,總之依然是港劇熟悉的套路擅長的劇情,在題材和故事上基本沒有突破。

2018年后,TVB出現了30年來的首次虧損,此后三年都是虧損狀態。曾志偉回去當總經理,就能救港劇嗎?

但港劇的成功,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港劇衰落背后,其實是整個港娛產業都在衰落。

今年內地最紅的港樂歌手是74歲的林子祥;港片還在靠一班五六十歲的老牌港星支撐,港劇如何能自外于歷史潮流?

靠吃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本,TVB回春能是幻夢一場。只有恢復內容造血能力,打造更多經典劇,港風才可能再次涌動。但當港劇日益題材單一,類型單一,演員青黃不接,本港觀眾被培養成單一口味,港劇還有未來嗎?

但不管怎樣,港劇就像一位帶著8090后闖蕩江湖的老師傅,當年他帶我們見識過這個世界,如今時不予他了,我們這代人,還是要感謝港劇 ,延長了我們的生命。

當我們下班歸來,不論多晚,打開當年的港劇,可能是歐陽胖胖,可能是林保怡,也可能是苗僑偉,反正總有一個人問一句:你餓唔餓,我煮碗面俾你。

有些東西老了,卻無法代替。

當年看《沖上云霄》大結局最后一分鐘: 機場里依然人來人往,故事從這里開始,也在這里與我們告別。 亦琛說:阿Belle說的對,這里就好像人生舞臺,每個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

以珊:悲歡離合,有聚有散。

港劇也是如此,30年收視冠軍,你方唱罷我登場,但沒有不敗的收視福將,也沒有永遠的視帝,人生就是悲歡離合,有聚有散。

“當世事再無完美,可遠在歲月如歌中找你”。

港劇,多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