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開始,自行車海內外需求激增,廠家產能無法跟上,超負荷運轉下仍不能滿足需求,再加上配件市場缺貨,造成了“變速套件”緊缺的局面,廠家排產訂單已隊列至大半年以后,供不應求。除了產能和需求的原因外,廠商技術革新、渠道整理、經銷管控,也導致了主流品牌套件價格一直攀升,且短期內難以改善。

市占率較高的主流自行車變速品牌,有日本Shimano、美國Sram、意大利Campagnolo這三家,目前在其價格水漲船高、一件難求的情況下,無論是購買整車,還是組裝或升級,都得付出相應的金錢代價。在此奇貨可居的環境下,不妨退而求次,體驗一下國產變速套件。近年來國產變速套件的發展迅速,研發技術與生產技藝的進步,使得它們不再是廉價低端的“替代品”,歷經了市場磨煉,越來越多自行車整車廠商也開始采用。

從現在開始,我們來談一下國產變速套件,看看它們長什么樣、是否好用、怎么選購,也提供科普性質的信息和選購建議,讓廣大騎友能系統、全面地了解這些本土產品。


一直被稱為全球排名第四的變速品牌——微轉microSHIFT,立足于寶島臺灣省,輻射全球,它是一家擁有自己專利的變速套件廠家,歷史悠久,這些年來一直在OE或零售市場有著相當的曝光度和知名度。

為什么微轉號稱全球第四呢?因為繼三大套件品牌后,最早生產且鋪貨最廣泛的即為微轉microSHIFT,甚至世界上大多數知名整車品牌都跟它有合作,其產品都是針對普及性的整車OE市場,市售涵蓋從娛樂到入門乃止運動級別的套件,因此其技術傳承及兼容設計都與藍廠Shimano相仿且兼容,更適合行業客戶選擇,便于使用第三方替代部件或配件混搭。

結合2021年微轉最新的產品目錄,本文會按適用車型分類,為大家講解下它的各種套件。

微轉的產品線比較專一,一直是以小套件為主(指撥/手變+前/后撥),但近年來開始增加了自產的飛輪產品去增配,故選擇范圍更廣了。此外,針對OE市場的特殊需求,它還有生產針對內變速、轉把、TT/把端變速甚至旅行車梁變/鹿頭撥桿這類的小眾產品,偶爾能在神奇的購物網站上買到。


山地篇

大家對于微轉品牌的好印象,大多從早些年前的山地套件開始。當時山地車文化逐漸流行,小伙伴們開始自己組裝和升級山地車,這時候除了紅藍廠兩家的套件外,“microSHIFT”字樣的微轉第三方小套件,開始進入一些車友的法眼,以性價比和耐用性著稱。早期常見的微轉套件多是“XCD”和“XE”,辨析度不高且易混淆。

以上簡介摘自官方產品目錄,這回我們重新來認識一下微轉山地套件的分級。根據速比、性能以及產品用料,微轉從上至下的山地套件等級分別是XCD-XLE-marvoLT/mezzo;而目錄中首三項“ADVENT X”和“ADVENT”、“ACOLYTE”屬于較為特殊的新系列產品,我們放在后面單獨介紹。

這個XCD屬于微轉的頂級系列,一直以來都是精品,實力可比肩藍廠XT級別,不落俗套,且在一些細節上獨具特色。主要賣點有三個,一是輕量化,XCD級別的指撥有各種鏤空,后撥主體和導臂也是鏤空的全鋁材質,連大小螺絲都鋁合金化;二是潤度,多年之前XCD指撥已開始采用培林轉點,順滑又省力,相比之下紅藍廠只有最貴的超頂級指撥才有培林,價格卻是微轉的五六倍;三是精工,指撥大撥桿必是一體鋁件,打標必是激光蝕刻,部分型號的后撥還采用了銀色截面的錯位陽極設計,顯得高級又好看。

最新一代XCD加入了棘輪與棘爪式阻尼系統,步入山地車主流性能的行列,它的結構與Shimano的阻尼系統類似,因此性能方面也接近,但微轉的設計還更為瘦身和小巧,更具重量優勢。而微轉自產的配套飛輪也屬上乘,純黑化的鋼鋁結合飛輪,最大飛為鋁材質,并使用了鋁支架和鋁鎖環偷輕,同樣是奔著輕量化去的。

微轉凡是Xpress技術的指撥,都采用傳統剪刀式操作,即拇指按壓控制拉線上大飛、食指勾按控制松線下小飛。為何一直沒有雙向釋放呢?不是微轉造不出,而是因為人家的產品為了國際化銷售,只能規避藍廠無法授權的專利了,甚是遺憾。而目前XCD產品依舊停留在支持常規卡式塔基的11速時代,這其實跟微轉的市場定位有關,畢竟人家產品就不是為了與大廠頂級競爭的,而是要搶占大部分普通車友能消費的大眾市場,所以親民才是硬道理。

次頂級的套件型號是XLE,與XCD相比沒有很大的縮減,起碼外觀上十分接近。真正減配的地方都是用料、減重一類,例如指撥夾環不再有鏤空、鋁撥桿被鋼和塑料替代、后撥導臂使用鑄鐵材質、各種螺絲換回普通的鋼螺絲。按照官方的說法,性能、精準、手感方面都沒有區別,這一級別的套件也很容易配備到一些品牌整車上,成本控制更佳。

也因為OE產品需求量大的緣故,XLE同時擁有10速與11速的產品,雙盤/三盤包含多種安裝規格的前撥也很齊全。最妖的產品甚至還有配套彎把單盤手變,這是面向公路越野與Gravel市場推出的低成本山地公路混搭方案,方便各大車廠選擇。

以上的組合常見于中低端的品牌整車,有時候會打上其他品牌的logo,當然認得出指撥和后撥的造型就基本明白了。從技術上來說,此兩個級別的套件已經相對落后幾代,尤其后撥依然是傳統變速器結構,性能上來說僅屬于休閑娛樂入門級水平,當然精準度與可靠性還是不錯的,始終是大廠出品。此外這個等級僅有7速、8速、9速三種配置,指撥除了剪刀式操作外,還有一種使用拇指單按操作的款式,但這種拇指單按的指撥更為老舊,手感比較硬,相信資深車友都有見過。

常規的產品分級談完了,接下來說說微轉最新推出的專門系列——ADVENT X、ADVENT、ACOLYTE。從字面上來看這是標榜冒險的一個系列,前面說過,微轉對自主產品的定位是不與大廠頂級競爭、搶占大眾消費市場,故所推出的此三個新系列分別僅為10速、9速、8速。別以為速比少就是低端貨,此系列定位在于能讓山地越野騎行更簡單,門檻更低的情況下亦擁有高性能,最重要是整體成本不高。高性能、低價格、針對性強,產品的普及度就會更高。

其中ADVENT X與ADVENT都是以全新設計的后撥結構呈現,改進后的入線和拉線結構使得變速安全性和效率都更高,而加長位移關節與偏心導臂,能兼容46-48t的超大飛輪。最重要的是同樣應用了微轉自主設計的棘輪與棘爪式阻尼開關系統,這年頭越野后撥沒有阻尼穩鏈器的話,都不好意思進山了。

指撥方面,除了剪刀款式外,還有一款重新設計的拇指單按式,操控手感提升,一改以往“大力金剛指”的劣評,且小撥桿位置前移更合理,整體操作更適合山地車越野場合使用。

同樣是妖式搭配,它們還有單盤手變搭配,以及把端變速器、鹿頭變速器可選,因此ADVENT系列變速可應用于彎把越野公路與Gravel、復古車甚至異形多把位的旅行車上面,不得不說,微轉提供的方案實在是太全面了。

至于最后的ACOLYTE系列則是新產品里面的入門級,區區8速的速比設計,卻依然提供了42t和46t的單盤大飛輪組合,簡易的低成本設計也能讓入門級別享受寬幅大齒比。后撥的整體結構基本與ADVENT相同,因而性能也不俗。后撥方面分為帶阻尼與不帶阻尼的版本,即使是不帶阻尼的版本,穩鏈效果也還是遠遠優于老式山地后撥的。

筆者通過郵件聯系微轉得知,最新款ADVENT系列產品先行針對歐美市場發售,暫時沒有在國內通過經銷商零售,想購買的話須通過臺灣總部郵購,比較麻煩且價格也不友好。目前在大型購物網站上,微轉的大部分XCD與XLE新款都能買到,只是相對貨源較少,但無論是何級別的微轉山地套件,它的性價比都非常高,有想法的朋友們可以嘗鮮一下。

目前據筆者收集的資料,某法國連鎖運動超市一直是微轉的長期合作伙伴,其中低端整車上的變速器從外觀上就能判斷為微轉的OE產品。而該法國品牌近期發布的山地入門整車中,就出現了ADVENT系列之搭配,大家可前往線下門店體驗一番。


公路車篇

同樣是OE產品泛濫,車友們對于微轉的公路變速套件的認知大多還停留在“奇形怪狀”、“外走線蟑螂須”的壞印象。實際上,早在幾年前微轉就推出了革新一代的改進版手變頭,完全重新研發,內走線、機關槍、改拉線比,是跟得上潮流的產品。

但從官方產品目錄中能看出,更新后的公路套件并沒有進一步的新品,除了新技術CENTOS系列能跟上潮流以外,老款的R系列產品依舊在冊。

我們先來談談CENTOS的新品,雖然發布時間已是幾年前,但這仍是微轉公路套件中的當家花旦,全因其超前又富有特色的改進版手變頭。此款手變頭為全內走線設計,拉線比更新兼容至Shimano最新公路10、11速;手變外形和握感設計摒棄了傻大粗,卻與Sram的機械手變相仿,較為瘦削且頭部較高;變速邏輯使用了與意大利Campagnolo類似的按鈕設計,即外側面大撥桿內推拉線上大飛、握把上方內側小按鈕下壓松線下小飛。最最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松線的小按鈕可以多段按壓,不斷地按下去一次能升四擋,這就是俗稱的“機關槍”技術,可以迅速切換多個擋位提速。要知道,意佬CP自家的套件,要最高端的兩級才能支持機關槍技術,且價格不菲。而微轉產品并不貴,卻擁有了相同的技術,據說是經過廠家專利授權的。

除了新設計的手變頭,平把指撥、TT指撥、鹿頭指撥都歸集在此套件系列中了,但都是沿用廠家通用的樣式,僅僅是改了拉線比,并沒有其他變化。至于前后撥方面就有點不盡如人意了,一直沿用傳統公路前后撥的樣式與規格,沒有任何的創新,因此微轉只能在自己擅長的輕量化和精工上做文章。無論是CENTOS 11速還是10速,前撥皆采用冷鍛鋁合金主體,后撥則包括鏤空7075鋁大螺絲與CNC全鋁導臂,從而達至輕量化之目的。幸好,傳統公路前后撥在變擋速度上很有優勢,有一種順暢的快感。

R系列的產品也不是完全沒有看頭,其中R10系列有一款全黑色的新款手變,實為改了拉線比的CENTOS 10,可以兼容Shimano的公路老款10速套件。除此之外其余的產品都是老款手變與舊規格后撥了,相信大家會在很多品牌的娛樂入門級整車上看到它們。

這里要特別提出的是,微轉并沒有專門為時下流行的公路越野、Gravel車型推出單獨開模之專用套件,但卻在山地變速產品里特地生產了能適配山地拉線比的手變頭,這說明廠商認為上述的自由跨界車型直接沿用山地套件,性能足矣。遺憾的是,那些適配單盤的手變頭,卻沿用了具有蟑螂須外走線和怪奇造型的老款產品,并未推出以新款內走線手變為藍本的配套產品,實在令人費解,估計是基于開發模具和成本的考慮。


城市車篇

此外微轉針對城市車和泛用車市場,還有推出能適配Shimano內變速花鼓的各種指撥、轉把甚至手變頭等產品,當然這些都是同類產品改了拉線比移植過去而已。微轉作為Shimano的第三方兼容件生產商,也是費煞心思了,生產線豐富又齊全。

多年來深耕第三方兼容件市場,默默填補市場空白,成為行業大佬的可靠支援,microSHIFT微轉對自身的產品定位非常清晰;秉承寶島工業的深研精神,高質量的供應鏈生產輸送,品牌口碑也一直很好。希望廠家能更好地拓展零售渠道,再加大研發力度推陳出新,我們就能獲得享受到更高性價比的好產品。